景区旅游客车发展或将迎来新发展新趋势景区观光车并不算新概念,1999年九寨沟的景区观光车就投入了运营,专家却依然认为这是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,并有可能成为旅游客车发展的新动能。 根据《2016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》预测,我国景区车的市场需求至少要超过35万辆。虽然目前景区车的市场保有量只有9600台左右,但35万辆的预测似乎并不离谱。游客越来越多,对于景区车辆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;景区规模越来越大,景区内的交通接驳也变得更加重要,而为了安全、环保和解决交通拥堵,限制社会车辆进入景区已逐渐成为景区管理的共识。
按照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》的要求,5A景区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封闭的“景区大交通管理”,事实上,由于景区观光车带来的显著效益,大多A级以上景区都在正在加快景区内的“交通建设”。
对于景区运营而言,能够在有限区域内实现游客的快速分流,就意味着能够尽可能大地提升接待和容纳能力,实现更高的收益。景区车发展新趋势已有景区车的景区在根据客流增加投放,还有更多的景区在新开通景区车,而景区车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趋势。显然,这是一个共赢模式。景区在减少车辆和人员投入的情况下满足游客的交通需求,客运企业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和车辆资源增加业务收入。事实上,这样的合作共赢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景区采用。 多条旅游观光线路的开通,既能解决游客在各个景区的快速流动和乘车需求,也能更多的增加运营收入,同时昌达运输所有的旅游观光车都是公交资质,通过车辆监控和调度平台,结合景区客流量监控,各个线路之间可实现灵活调度车辆。为了更加节能环保,很多景区开始试行纯电动景区车,纯电动景区车已成为景区用车选型的新趋势 |
查看移动端